問:職棒總教練應具備哪些專業特質?

答:職棒球團佔住此總教練寶位而未被更動的並不多,可見想當個「不動總教練」並非易事。往往不外忽視因「理念不同」或「見好就收」或「戰績欠佳」等理由而求去或更換。

今天,我們不去談論昔日「下車」的總教練的「生因」,而希望就身居「職棒總教練」這項要位所代表的重責、權威、榮譽等表徵,應該散發哪些專業特質,依筆者拙見約有:

一、成功的調兵遣將;二、靈活的戰術運用;三、適切的隨機應變;四、出色的領導統御;五、圓熟的行政協調。

茲將上列五項總教練專業特質略述如次:

一、成功的調兵遣將:「兵來將檔,水來土掩」乃用兵之言,亦顯示「適才適用」的重要,惟美中不足的憾事,係各隊中或多或少,會發現少數「板凳」球員在「冰箱」中,備「冷凍」少則一月,多則數月不見上場露面。這對成功的用兵原則,似乎留下一絲缺憾。若能不只調派老面孔進場應戰,而能在必要時,多多給予新面孔或在「冰凍」中的球員有上場的「解凍」一展身手的機會,這種運用戰術而獲勝,才算真正成功的勝利。

二、靈活的戰術運用:呆板、保守的比賽戰術獲得球迷大為激賞的。有創意、肯冒險的戰術是內行觀眾所樂見到的。

三、適切的隨機應變:曾聞球隊中有總教練對非執勤中的裁判員,發生肢體衝突,而遭受禁賽罰款處分。這宗事件,顯示總教練對特殊情勢的應變手法,有欠妥適。除個人形象面臨考驗,同時由於禁賽處分,亦削減上場指揮的影響力,直接減弱全隊戰力,真有「賠了夫人又折兵」的雙重損失。

四、出色的領導統御:不論帶兵、用兵、練兵等都與領導力的高低,有極密切的關連。換言之,深悟「領導統御藝術」者,必可供無不克,屢創佳績。反之,如不懂箇中真味,不但處處碰壁,凡事不順遂,很可能「總教練」寶座亦難保住。

五、圓熟的行政協調:總教練不僅要將訓練或比賽的所有計劃或謀略,處理的有條不紊與常保不敗,同時,更須重視與球團高級幹部或各級主管間的溝通、協調,才不致有「內憂外患」之苦。亦才能得「後勤」充分支援、配合。總而言之,上列五項特質對總教練的名位盛衰久暫,應有相當程度的關鍵性影響力。

 

問:跑壘員的盜壘時機有哪些?

答:棒球運動的競技項目,是由「打、跑、傳、接、投」等動作串連,再經由各隊教練的智慧和應變力去調度、運轉,以決勝負輸贏。

其中,以跑為主的項目,最引人注目的「戲碼」首推「盜壘」的絕活-因為觀眾可從中窺出跑壘員展現起跑、衝刺、滑壘等連貫性動作之美,同時,亦看到包括投手牽制捕手傳球野手觸殺等一連串的「圍捕」行動,十分有趣、生動。

現在,我們就壘上跑者,在何種時機下,可施展「盜」功,深入分析一番。

一、投手不擅牽制時:
除左投外,右投手在牽制動作與視線角度外可說較不方便和不利,因此,一般跑壘員面對右投時,比較會放膽離壘大些去準備盜壘。相對亦有利盜壘成功。

二、投球動作較大時:
基本上,「固定式」或與「揮臂式」投球動作,在力道運用上,或多或少有所影響,如再加上有些投手在固定式投球時只能以加大投球動作,來保持與揮臂式投球的速度相近時,勢必拖長整個投出球的時間。相對的跑壘員就有更充裕的時間安抵次壘。

三、捕手傳球欠佳時:
各隊捕手的阻殺跑壘員能力有高亦有低,如逢「公認」的「銹捕」時,可就是跑壘員來去自如的時機。

四、助短打者建功時:
一般來說,短打(非觸擊)型打者,在一壘有人時,想一棒打進一分是難上加難,因此,需要隊友以盜壘手段盜上「得分圈」(二壘包),再以一支短距離安打護送二壘隊友,奔回本壘建功。

五、不論成敗皆賺時:
二人出局時面臨打者是短程型時,有些教練會以指示一壘跑壘者,勇盜二壘,不論死或活均可進行另項計劃,即成事時,再補上安打即可得分,如果盜敗,則可切斷攻勢,待下一局由原打者發揮威力,重造機會。

縱觀上述五項,不知有無遺漏盜壘之時機?盼看官指正。

 

問:近來職棒常見的「虛觸實打」動作要領有哪些?

答:似乎「失蹤」多年的「虛觸實打」攻擊戰術,,目前正在國內職棒圈大加流行。

由於「虛觸實打」的戰術運用功能頗多,如干擾守方防禦的判斷,或增強打者的即球準確性等等,十分有利攻方的戰術施展,因此,頗受多數球團的青睞。

可是,美中不足的是,雖然虛觸實打的戰術,對防守網有極強的破壞力,但因不少執行「虛觸實打」戰術任務者,不熟悉該戰術的動作要領精髓,致使執行效果,大打折扣,十分可惜。

筆者曾針對「虛觸實打」的動作要領,多方實驗與鑽研,獲致如下的心得,聊供參考:

一、不可收棒太早:
往往過早將暫「斜擺」在胸前的「觸擊架勢」收回,改成持棒待打的姿勢,除了減輕敵方投手與內野手的防守、投球壓力和顧慮外,亦使這項「高級」打擊動作的「精髓」遭到破壞。當然成效亦大為走樣。而最理想的收棒時刻,應在投手正繞臂出手前收回並隨投手節奏揮擊,有一氣呵成之勢。

二、揮棒弧度縮小:
「虛觸實打」的用意,在於干擾防守戒心,及順利護送跑者進壘,如能求得自身安全上壘更佳,所以不應有揮出全壘長打的貪欲。所以揮棒弧度不應太大,不過,如果擊球點適中,又加上球速快,並非不可能擊出長打,甚至全壘打。

三、視線緊跟來球:
由於不貪長打的念頭存在,一心只求擊出短程的平飛或滾地安打,因此,在力道控制的狀況下,視線較易緊盯「球碰棒」的瞬間,無形中揮棒的動作亦能更加確實、精準。

四、加多練打數量:
目前這項「奇特」戰術,執行效率不彰的關鍵所在,除了是球員的打法,仍沿襲傳統的打擊心態和方法外,更重要的「癥結」是,平時練球根本將這項獨特打法,不當「正餐」的份量去熟練,而只以「宵夜」或「小菜」的心態去瞭解它,熟練它。難怪每到比賽「用到」時,不是出棒太慢,就是收棒太快。不但因少練而抹煞它的奇效,更使教練不敢「重用」它。真是可惜!可惜!

 

 

問:職棒裁判原有何「過人之苦」?

答:放眼各項球類運動中,不論人數(六人)、時數(最快兩小時,最慢四小時不等)方面,都比一般如桌球、排球、足球等來的多又長,當然網球、羽球裁判員亦不算少(正式國際賽八人左右),為最大的差別在於網、羽球裁判,大部分時間是「坐」判,而非棒球裁判是自始至終「站」判到底。

由於裁判員在棒球競技中所扮演的角色--仲裁雙方紛爭、維護規則精神、判決違規犯紀、裁定快慢存亡、掌握比賽節奏、宣判球路好壞等六項功能的「包青天」,因此,不但要比一般項目付出更多的體力精神之外,亦更須忍受其他項目裁判較少面臨的觀眾所給予的壓力。

職棒裁判員的「過人之苦」可含下列多項:

一、體力耗損:
每場平均三小時的比賽時間,除了不像網羽裁判可「坐視」之外,嚴寒或酷暑時那種站在場上「冷得發抖、熱得頭昏」的煎熬,那可真是一般常人無法忍受的。

二、罵不還口:
因角度與立場不同所致,常見觀眾對裁判的判決,不願茍同時,輕則大喊「擦亮眼睛」、「該戴眼鏡」等詞,重則「三字經」傾瀉而出,此時,裁判員縱有滿腹委屈,亦只好充耳不聞或苦笑置之。如果忍不住的加以「還口」,後果可能就難料。

三、皮肉傷痛:
不知是站姿獨特或「命帶球傷」,職棒圈某資深主審,在執法過程中,慘遭「擦棒球」的無情「親吻」高居首位。此外,如逢場外觀眾球迷「不滿判決」時,剎那間,礦泉水瓶的如雨般降下,稍不小心,裁判身上可能被「命中腫起」。早期還有可拆椅時,球迷的椅子拋下時,命不好的,還可能要送醫急救。

過去,曾有業餘裁判,婉拒出任春節期間的比賽裁判,經追問得知的理由是:「犯不著為了那區區數百元,在新正(春)年頭,讓自己祖宗八代,被人辱罵,那會『衰』整年。」

幸好,職棒在春節期間無賽事!

最後,藉此預祝「裁判群與球迷族」,能在互信、互諒、互尊中,共存在棒球太平盛世中。

 

問:棒球裁判員的職責和象徵何在?

答:裁判員在棒球比賽中,究竟所扮演的角色,涵蓋何種職責和象徵,相信這是球迷或球員、教練所亟欲知曉的答案,同時,亦可由深切了解中,能自理解、體諒的角度,益加支持和尊重棒球「判官」的存在和判決。

棒球「判官」的執法範圍和權責如下:

一、規則精神的維護者:
任何比賽都需要完整又周延的規則,來作公平與合情合理的約束,使真正有實力又守法守紀的人,可以將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,而裁判員就是全力「保護善良、懲戒凶惡」的棒球「警察」。

二、違規犯紀的判決者:
面對球員的有意或無意的犯規,身為比賽的裁判員,只有根據棒球規則,以棒球「法官」的身分,判處適當的罰責,以維持比賽的紀律和公正、公平性。

三、快慢存亡的裁定者:
棒球賽的「存亡」裁定,取決於「踩壘時」或雙方「觸壘時」的誰快誰慢,以及是否觸及或觸空。

四、比賽節奏的掌握者:
有不少其他球類運動,是以時間來控制比賽的進行,如足球、籃球等。因此,未避免「歹戲拖棚」,裁判員除須以公正、明快的手法,來判決「生死」之外,更須時時讓球場上的比賽節奏、進度,保持流暢和緊湊,切莫令球迷有枯坐看球員慢慢吞吞的進退場,或是以不必要的小動作,來進行「拖棚」的技術。

五、球路好壞的宣判者:
面對每一球都是「焦點」或「關鍵」的宣判,它的吸引力是無可置疑,尤其在「緊要關頭」時,往往一球的宣判不明確或另旁人大感不同意時,可能會招來滿場噓聲或瓶罐交集的「轟炸」。所以,不可以不慎加用心。

六、雙方紛爭的仲裁者:
如逢場內雙方為某事或某看法,產生歧見而爭執不下,甚至肢體衝突時,身為裁判員就必須設法去阻止「鬧劇」的續演。

綜言之,棒球裁判的角色應是神聖又超然公正清明的象徵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achYeh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