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問:棒壇的「球運」說,涵蓋哪些影響因素?
答:「球運」的好或壞,可由下列的各項因素中得到例證和瞭解。

一、場地的跳動:

不管是內野的土質軟硬,或是外野草皮的平整與否,都足以對守備上的滾地球處理產生十分微妙的正負面影響。所謂內野「場地安打」的形成,與外野「場地失誤」的出現(兩者的特徵即是滾地球在內、外野手之前突然彈高或彈偏,使原本易接的來球演變成「望球興嘆」的憾像)。

二、天候的濕雨:
大部分的球隊,均擅長在正常天候下比賽、訓練因此對雨天帶來的地濕、土軟、球滑等「反常折磨」,或多或少影響適應上或表現上的「正常」的成效。更可能使原本實力上等級的隊伍,卻因天雨的「干擾」而演出中、下等級的水準,而吃了敗仗,徒乎「球運」不佳,大怪「老天」幫倒忙。

三、球審的偏好:
棒球最受爭議之一,首推主審對「好壞球」的判定。因為「好壞球」的認定,全由球審隊球路是否經過「法定好球框」的判斷,究竟是全進入、半進入,另外某些球審本不欣賞或看不清楚,或特別欣賞某種球路,因此,只要「那種」球路出現,不是一律判好球,就是「拉攏」算壞球。此時如投手恰是球審的「最恨」,那就是球運不濟有夠「衰」。

四、主將的傷病:
不管是賽前或賽中,隊內主將卻因受傷或生病,而無法進場把守要關或發揮強大火力,以維持全隊整體戰力,導致一向履戰履勝的的強隊,一夕之間卻變成人人可欺的病貓,很可能就是受主將折損與缺席的極大影響,因此歸諸於「球運欠佳」應不為過。

五、 球具的斷損:
某強棒的「愛棒」卻在第一輪打擊時打斷,又剛好欠缺「同級」的球棒,可以想見的打擊表現,將會大打折扣。或是野手的手套斷線,又一時找不到「順手」的手套代用,亦會影響防守技巧的施展,在攻與守的突發「衰」因拖累下,比賽成績表現,很難維持原先的水準,若因此落敗,不說「球運衰」或「手氣背」,又有什麼理由可「交代」了呢?

六、 戰術的失靈:
當順手的時候,「隨便」犧牲觸擊一用,不但跑壘員安抵次壘,連擊球員亦不用「犧牲小我」,亦能「完成大我」,但是當球運不順時,往往落點極佳的觸擊或打跑戰術的往二壘方向擊出,卻受「反常」的天候、場地影響,變成不該「死」卻死得莫名其妙的結局,您說時運差不差!?

總而言之,敗軍之將,本不可以球運搪塞責任。但是事實上很多無法預防或想像的「怪事」卻讓教練,球員輸得不服氣。那可能就是並非敗在「技不如人」,而是輸在「天公不保佑」的球運環節上。

不知眾棒壇同好們,可有同感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achYeh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