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問:打擊員「不打第一球」的主因何在?

答:當年美國道奇職棒隊的名外野手巴特勒,在台比賽所顯現的「不打第一球」特色,給國內球迷留下極深刻的特殊印象。

在每次打擊僅有三好球可揮擊的限制下,偏又「不打第一球」,這類打擊員的心態,實在值得深入去探討。
靜得其因,約有下列五因:

一、靜心養氣:
每當打擊員由待打圈跨進場內打擊區時,在心情的轉變上,或多或少會受場內烽火彌漫或劍拔弩張的特殊氣氛程度不同的影響。因此,在踏入打擊位置時,有些人必須靠「第一球」來紓解心中的緊張情緒,才能在第二球起,有順利滿意的打擊表現。這種一則「平靜心情」,再則「培養殺氣」的作法,是「不打第一球」的愛好者所共有的特殊心得。

二、磨耗投手:
通常九局的球賽,投手的投球數約在一百廿球左右,不過,如果大多數球員偏好「不打第一球」勢會增加投手的投球負擔,相對的體力亦必消耗更多,想完投完封就更加困難。

三、熟習球質:
面對投手投球動作與球質、球路、球速的特性,均可由「不打第一球」的觀察中,去適應與體驗,必可有助揮棒節奏感和擊球點的迎合,進而發揮高度的攻擊破壞力。另可避免在匆忙踏進打擊區時,因缺乏對投手放球點及球質差異的應變感,而勉強出棒或過早與稍慢的揮擊。導致打擊繳了白卷。

四、戰術需要:
有時作戰教練會因戰術運用需要,而作出「等一球」的暗號,以便在第二球時使出「打帶跑」或「犧牲觸擊」等等的攻擊招術。此刻,打擊員在接獲「等一球」的暗號指令時,勢必不可擅作主張而大棒一揮,以免壞了全盤作戰計劃。

五、個人習性:
有關打擊時的特殊習性,真可說千奇百怪,有的打擊員是須等到一好球後,才肯用心擊球,有的是,每打第一球不是落空,就是見高不見遠的飛球。更妙的時有些人非等到二好球後,才有信心擊出安打。因此,這些都是個人習性的打法。

問:擊球員面臨「二好球」時,如何因應?

答:十之八九的擊球員,在面臨二好球時,內心深處多多少少,必然會有負擔和壓力。 當然,亦有極少數的擊球員,須等到二好球數,才能擊出安打。這種體驗是筆者在球員時代曾經有過。

現在,就擊球員在瀕臨打擊任務「成敗」之關鍵時刻,可以化險為夷或者可轉危為安的「錦囊妙計」,獻曝如后,以供棒球同好們參考:

一、放寬球帶:
依筆者的習性,對好球帶的伸縮大小,端視好壞球數的多少,諸如第一球可不揮擊而作為探研球質用,或是首球是十分喜愛又拿手的角度和球路,必揮打;而有大斬穫,惟在二好球時,只要是在好球邊緣,或者是球賽可能會依「主觀」而判定好球的,都將會設法打擊,以免被宣判三振,而懊惱是「枉死」。

二、稍好即擊:
在棒球打擊實際領域裡,不論是安打或是全壘打,並非皆由好球帶內所擊出的,換句話說,大壞球或小壞球,往往亦可擊出漂亮的長短安打。

三、面帶自信:
擊球員面對二好球時的心情,大多「憂多於喜」,但是,傑出的擊球員是不會「形於色」的,相反的,更以無比的信心,以面帶微笑或堅毅的面容去凝視在投手丘上的敵手。相信,在一來一往的四目交會中,佔下風的不見得是面臨「二好球」危機的既堅強又充滿自信的擊球員。

四、力道稍減:
此點,見仁見智,不見得適用於每位擊球員,不過,擊球的準確性與力道的強弱,在理論上是有相互關聯的,因此,不少不願被三振的擊球員,常在「二好球」來臨時,會將揮棒力道縮減一至三成,以祈能用較小的揮棒弧度去擊破「二好球」的危機。

五、仰天吸氣:
「二好球」的氣氛是既沈悶又緊張,此刻亟待擊球員退出打擊圈,仰望藍天,深吸一口氣,紓緩心神,營造旺氣,再走回圈內,痛擊來球,棒轉乾坤。

六、默念曲直:
往往極少數球員,常在「二好球」時預測投手可能祭出的撒手?是「直球」或「曲球」,因而影響出棒的判斷和時效。如能改以心中「默念曲直球」來應變,或許有意想不到的
奇效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achYeh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